网站首页 > 配音资料 > 其他配音文稿
其他配音文稿

龙舟配音:桂林龙舟纪录片配音解说词

发布时间:2019-11-19 09:21阅读次数:1839次分享到:

     位于桂林的漓江东岸,上行约18公里,有一个4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。
     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,在《桂林》诗中写道“城窄山将压,江宽地共浮。东南通绝域,西北有高楼。神护青枫岸,龙移白石湫。诗中提到的白石湫,就是这个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-白石潭村村里有一位热情好客,心系村民的村长——刘润发,凡是来白石潭村参观或考察的人,他都会热情地向客人介绍古村落的历史。
      白石潭村始祖于明朝洪武年间由灵川汤家洞迁来此地。整个村庄都建在高约1.25米的防洪基石上。到目前为止,较为完整的古民居共有18家36栋,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。这些古民居都是用条石作基础,砖木结构,内部为穿斗台梁混合式木架、是中国古代民居中常见的建筑结构。黎民百姓住宅的屋顶用的都是手工制作的泥瓦烧制后盖在屋顶上。形成两面屋坡,左右侧面都用砖石垒砌山墙。可以说,现存的白石潭古民居是迄今为止,是桂林漓江边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民居。
      白石潭龙舟活动向来兴盛,唐代李商隐在《桂林即事》的诗中就有“神护青枫岸,石湫。”的记载,据此可见白石潭应该是桂林龙舟活动的起始发源地。桂林扒龙舟,唱龙船歌、走龙亲等习俗古已有之。由此可见桂林龙舟习俗的与众不同,无一不体现出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,祈求的是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、吉祥安康,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、不屈不饶的精神。
      作为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桂林白石潭村龙舟民俗文化,至今已传承700多年,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村里青壮年外出打工人数的不断增加,传统的龙舟习俗和龙船调除了几位年长者外,已很少有人能完整传唱,文化的传承已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,如不进行抢救性保护,用不了几年将可能成为历史。桂林人称划龙船为“扒龙船”,有“五年一中扒,十年一大扒”的讲究。逢“戊”必扒。2018年(戊戌)正是十年一大扒的日子。村长刘润发,为把这次十年一大扒的民间民俗活动搞得热热闹闹,让龙舟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,他不辞辛劳,走村串寨,翻山越岭,四处挖掘、收集资料,向村民们讲解龙舟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性。
     在龙舟民俗活动中的“游龙”和“走龙亲”,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性,同时还能增进友谊,化解矛盾,促进邻里和谐,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     端午节这天,桂林八十多个村庄的村民,在漓江,桃花江上随时可见民俗龙舟,他们伴随着鼓声,欢快地唱起古老的龙船歌,祈福来年的平安与和谐!


免费试音,满意后付款!
24小时在线客服QQ:2124262859
用声音传递价值!——四海配音!更快、更省、更专业、性价比最高的配音!




关注咨询

QQ:2592806737
播音员加盟QQ
在线客服
微信二维码
9:00-23:00
工作时间
135-4963-7410
咨询电话
返回顶部